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1的文章

小車大馬力才是王道

這幾年福斯的VAG集團大翻身,突然一下就變成了全世界最大的汽車集團之一,或許有些人覺得這多少是佔了前一陣子豐田集團出事的便宜才有今天的成就。其實我個人認為是福斯集團的產品策略才是最主要的因素。 其實我以前就是VW GTI的愛用者,當時還搞不清楚什麼狀況,只是大學同學去牽了一台第一代的Golf GTI,我看了之後覺得還蠻炫的,就跟著也去牽了一台來開。雖然只是一台1.8L的自然進氣設計,但因為是手排車,加上車也輕,真的是覺得超好開的。後來就一直都很喜歡VAG集團的車,算一算這過去20年來,如果含保時捷的話,我已經開了十幾台VAG的車了。 和北歐的車廠一樣,從十幾年前開始,VAG的車開使主攻這些小引擎掛渦輪,變成大馬力車種的市場。在很多國家都造成熱銷,誰不喜歡自己的車馬力大,但是又不用負擔昂貴的養車費用,就可以享受以往只有超跑才有的那種速度感?另外像是這幾年的外型的突破設計,一路耕耘下來,加上早些年的努力耕耘第三世界的市場,特別是像中國和巴西這一類的國家,這林林總總的一切,造成了他今日霸主的成就。 汽車市場是需要長期耕耘,因為絕大部份的車主在做購車決定的時候,對品牌的先入為主的觀念及忠誠度和購買其他產品上有相當的不同。畢竟車子是日常的交通工具,天天都在使用的東西,加上單價也較高,在購買的時候會比較理性一點。所以對於車廠來說,很多的成功都是要靠一點一滴的去累積而來的。

從台灣的奢侈稅看出真正的黑心進口商

台灣奢侈稅在今年六月已經正式上路,老實說我現在想想還覺得這"玩意"還挺不錯的。因為他可以讓我們看到一些高價車到底是不是真的他們的成本就高,還是他們只是把我們當做凱子。果然一開始看到的就是賓士的CLS被大家挑出來開罵,一台售價高達429萬的車子,居然他們的Invoice價格還不到300萬的奢侈稅門檻。 其實之前的A7,老實說我也覺得有點貴,因為他賣這個價格也沒有被課奢侈稅。但是如果相較之下,你會覺得保時捷有良心多了,車價只要超過370萬的車款,通通會被課到奢侈稅。重點是以上的賓士和奧迪在台灣是做三年保固,而永業做的是和原廠在其它國家一樣的四年保固。 我永遠都記得台灣奧迪成立時,他們外派來台灣的那位邱總裁所說的。奧迪最主要進台灣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看到雙B在台灣的售價可以賣得那麼高,奧迪不進來賣就真的是太可惜了。果然是真的把台灣人都當凱子,殊不知這其實是台灣人長久以來的最大無奈。WTO之後,進口稅都已經降了這麼多了,車商還不反應在售價上。之前歐元強勢,車商將價格一直往上拉,後來轉弱了,卻一直不調降。最無恥的是還好意思漲價,說是物料成本上升。真的是吃人夠夠!

在台灣開車.. 5000公里就要換一次機油???

網路上我常聽網友這樣說 有時到一些保養廠或是原廠也都有技師這樣說 甚至給你一張貼紙告知下次保養時間是5000km後 我對這一點始終都有點些存疑 國外也有和台北一樣的都市型態... 開開停停 東京曼谷上海都比台北塞的還嚴重 台灣也有很多地方開車和國外的非都市的地區差不多 那這些地區的車友是否也需要常換機油? 我還有聽過最離譜的是說氣候也有影響 可是再怎麼糟...也不會像我以前在歐美工作的地區 一年雪季有時長達4~5個月之久 回原廠保養車也沒聽過他們說5000公里就需要回來換機油 今天我常聽台灣的保養廠的人這樣告知車主 我是覺得這些人的心態真的是有點讓人懷疑 幾十年前沒有全合成的機油... 是3-5千公里要換一次沒錯 但是現在的機油品質已經進步很多 不然現在歐美日本汽車原廠為何都說15000公里保養一次即可? 常換機油是對車好也是沒錯 但是也未免太浪費也很不環保 總之... 對大部分的人我想不管是15000還是10000公里 大部分半年的保養期限會先到 就還是記得半年回原廠繳一下"保護費"... 免得到時無法出保固

從Audi的MMI功能看人的心態

這一兩年常常都看到有人在討論區抱怨台灣Audi的MMI功能被閹割,想想也不過是一些GPS或是一些按鈕的配置位置不同。GPS原廠有當然是不錯,但是當要你花十幾萬買的話,大部分的人還是會考慮省下來這筆預算。畢竟買個GARMIN還比較好用。更別提原廠的GPS都不會有測速提醒的功能,這一點其實對大多的車主來說還蠻實用的。 想想也不過幾年前,當時歐洲進口車的配備都很陽春,和日本車的這些電子配備齊全完全沒得比。當時這些買歐洲車的人就會說,他們買車要的是安全、操控、或是品牌的形象等。甚至說那些日本車根本就是電動花車。現在看到那些人在為這些電子方面的配備而在那抱怨或是爭執不休的時候,真的是讓人發現人性有一點永遠都是不變的,那就是得不到的永遠都是好的,垂手可得的東西都沒人珍惜。 想想更諷刺的是那一堆抱怨的鍵盤手中,還有不少是連到考駕照的年紀都不到的小朋友。這些人根本連當"車友"都還不夠格,充其量只能算個車迷。每天拿個相機到處拍來拍去,像是全民狗仔隊一般的,真的是夠了。

2012 Porsche Panamera Hybrid 可能有機會在日內瓦車展出現?

圖片
保時捷前一陣子透露他們將會推出一款新的Hybrid車款,雖然並沒有說明是那一款。不過保時捷也就那幾款車,911即將要改款,所以他們絕對不會在997這個舊的平台上再做這麼大的投資。Boxter或是Cayman就更不可能。Cayenne Hybrid則是賣到都沒車 (正確的說法是沒有引擎,因為Audi自己都不夠用)。所以看來看去,大概就只剩下Panamera了。 只是讓我想不通的是,保時捷不是一直說那顆3.0TFSI的引擎不夠用,現在又要再擴編?也許VAG集團又開了幾條產線生產引擎,不然到時候又是看的到,吃不到,也是沒有用!

2011 芝加哥汽車展票選前五名出爐

圖片
2011 芝加哥汽車展票選前五名出爐了,老實說,看到票選出來的結果,我是覺得老美還真的是很愛國。前五名有三名是美國車,還有一台算是一半的美國車。不過記者愛國歸愛國,消費者買不買單還是另外一回事。基本上美國市場很久以前就已經被日本車給攻陷了。 No. 5: 2012 Hyundai Genesis 5.05 R-Spec 老實說,當我看到韓國車得名時,也已經見怪不怪了。不過當我看到Model Name有個R掛在那裏的時候,還是會有種眼睛一亮,想要多看一下車子的介紹。Genesis是現代的旗艦車種,韓國人似乎是打算也學一下其它高檔車的做法,把它變成一個匹著羊皮的狼。5.0L的引擎,有429匹的馬力,嗯.... 看起來還不錯,不過身為台灣人,還是.... 不考慮! No.4: Dodge RAM 1500 Tradesman 在台灣,也開始慢慢有人喜歡這種粗曠風格的美式 Pick-Up Truck。其實講真的,不考慮載人的問題的話,這一類的車是真的很實用。這一台車是道奇RAM 1500的八缸車種,5.7L公升的引擎還真的是台吃油怪獸。不過我自己的觀察,在美國的這一個市場,好像TOYOTA TUNDRA是真的很強。上次在ARIZONA晃了幾天,特別是滑雪場的停車場,那些Pick up小貨卡幾乎都是TOYOTA 的天下。 No. 3: 2012 Acura TL 這幾年Acura在美國的銷售似乎越來越走下坡,比起十幾年前似乎要變得更差。這幾年他們的車輛設計簡直就找不到一點東洋味,成了十足的美國車。賣不好這當然不會讓人感到意外。這也難怪Acura現在不要說Lexus,就連Infiniti都已經超過他們。或許他們該和BMW X系列學習,就算是美國的產物,但還是要有一些品牌的Identity。 No. 2: Dodge Charger SRT8 老實說,看到這裡,我對老美真的是很失望。因為這幾台車,除了Acura TL之外,大多是八缸的大馬力車種。似乎他們還是沒有改變那種大排氣量就是好車,引擎油耗及整體表現似乎不是那麼重要。這一台Dodge Charger SRT8就更誇張了,6.4L V8的引擎,465匹馬力。我以前開350匹馬力的車,走在路上常常都覺得遇不到對手可以"尬"一下。現在走在路上,隨時都可以遇到4~500匹的怪物。 No. 1: 2012 Chev

2011 芝加哥汽車展

圖片
最近好像很多汽車網都在報導2011的芝加哥汽車展,老實說,也許是這個展不個大咖,所以除了該到的車都到了之外,並沒有看到什麼新款汽車發表。Audi的展出車種大概也沒有讓人感受到有什麼意外.... R8, A8, A7, A6... R8的敞篷車照片大家都看了很多,只是到目前為止還是沒有引進台灣 。老實說,我要是車商,我絕對不會引進任何一款敞篷車。不過那是因為我開過,感覺很不實用。我所認識的朋友,有一半以上還是都很嚮往開敞篷車的那種感覺。這個世界是這樣的,很多事情就是想要體會一下,體會了之後,很多人也就是抖抖肩膀,說聲... 還好! A7的出現,很直覺得就是讓我想到Audi一直都是把賓士當成他的最大競爭對手。幾乎所有賓士的暢銷車種,Audi都會出一款對應車種。所以有的時候規畫Roadmap對於這些非領先地位的廠商還真的是比較容易。像我們公司就很辛苦,每次我們在想Roadmap的時候都想破頭。Leading的公司是這樣的。不過話說回來,Audi的產品規劃還真的是很綿密,而且集團的資源多,車種多。他的底盤其實也就是那主要的四種在做變化及延伸,再加上他的整個VAG集團的量又大,真的是有很大的競爭優勢。其實不管是BMW還是賓士,我是覺得Audi能否贏過他們兩家不是那麼重要,因為他們的整個集團的量,都已經遠勝過那兩家的量的總和。想想VAG能走到今天這個地步,還真的是讓人感到十分的意外。回想起他們在90~99那十年,還真的是蠻慘的。